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

柬埔寨洞裏薩湖的人文之旅



洞裏薩湖是遊柬埔柬吳哥窟必去的景點,離吳哥窟機場約30分鐘車程。洞裏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,面積因雨季與旱季而有不同。湖水的深度也是跟隨雨旱季而有變化,雨季時水深最深可達9公尺,旱季則大約在1~2公尺。變化之大,也使得當地水上人家之生活習慣隨著季節而有變化。並因此而衍生出另外一種水上生活的文化與智慧。
從河岸的水文可以看出雨季和旱季的水位落差有多大

旱季時水位其實不深

水中立的木竿是水位的警示,,大部份會在竿頂綁塑膠袋
這個標誌是禁止超船

這是警示水位落差,提醒船隻小心擱淺

行駛於洞裏薩湖的船大體上分成三種,第一種是當地人生活的交通船。第二種是搭載遊客的客船。第三種則是大型郵輪,行駛於吳哥窟與金邊之間。一般遊客大都搭乘第二種客船,遊覽洞裏薩湖。歐美遊客則喜歡搭乘大型郵輪至洞裏薩湖,從金邊到洞裏薩湖大概要6 個小時,比公路快2 個小時但費用昂貴,當地人較少搭乘。
停靠於碼頭的遊艇

遊艇後面的螺旋槳後方還有一個特殊裝置之度(猜想是鏟泥用的,方便行船)

大遊輪只能停在水位較深的地方

快艇的螺旋槳還有一個鏟水底泥沙的裝置,都是生活智慧

快艇大概都是比較富有的船家所擁有
洞裏薩湖其實不美,但其水上文化卻是值得一遊。據當地導遊說明,洞裏薩湖的水上人家多數為越南裔,且大都是1968~1975年越南攻打赤棉時所遺留下來的軍人遺族,由於受限於柬埔寨法令的規範,這些越南裔的人民,只能居住於水上,不能在陸地上購地築屋,所以就演變成今日的水上人家。搭一趟洞裏薩湖遊船,就能概覽湖濱風光及當地人的生活習慣。雖不能深入,卻也有所感!
水上商店掛有柬埔寨及韓國旗,顯示南韓在柬埔寨的影響力
整個洞裏薩湖的湖水都是混濁的黃泥巴水,湖裡盛產的是鯰魚,肉質鮮美,並没有土味。許多水上人家就是靠捕魚維生的。水上人家也有貧富之分,因為船屋必須隨雨季遷陡,所以並無固定的電力可用。因此,居民的用電就有二種方式,一種是利用汽車電瓶的電力。另一種是利用柴油發電機供電。這二種用電方式,就可以區分貧富,使用第一種的財力要比第二種來得差一些。水上人家也没有固定的電話,通信只靠手機,所以柬埔寨政府在湖邊設立了一個基地台,供當地人民使用。
觀光商店有更先進的太陽能發電設施

行動電話基地臺和傳統的小船形成強烈的對比
水上商店也養鱷魚,販售小鱷魚標本
船屋建構,大體上都是木構的,和陸上的房屋並無太大的差異。只是湖上有水流、有風,所以船屋首要克服的二個問題就是固定與浮在水面。為了克服這二個問題,所以,他們使用木頭建築,並蒐集林材集綑成束,固定於水底,然後再從船屋拉繩纜固定於錐狀的木頭上,藉此穩住船屋。所有的建築都是取諸於大自然,用於大自然。雖然,當地人生活困頓,但其實這是人類最原始、最純真的生活。
用來固定船屋的錐狀木樁

工人正在河上施工,看得出水位不深
河岸兩側,常常有樹枝綁著塑膠袋,遠遠看去以為是垃圾。其實是用來標示河岸與水紋的標誌,用來提醒來往船隻,注意航道,避免擱淺,造成意外。有時,我在想:難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改善這種簡陋的標示方法嗎?後來,再想想,也許這是最好的方法,因為,雨量的大小是他們没辦法預測與控制的,而且水位每次都不一樣,如何做固定的標示呢?所以,順著天意,遵循著季節的變化,靠天吃飯,在吳哥窟或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吧!
水位警示桿
在洞裏薩湖短暫的遊憩,望著無邊無際的湖,彷若在大海中。看看身邊大大小小的船隻,以及隨船的小孩為了生活,必須做著與他們年齡不符的粗活,不由得感嘆!成長的喜悅,對他們來說或許就像洞裏薩湖一樣,無邊無際吧!
正要去捕魚的小孩

準備撒網捕魚的年輕人


隨船的小孩會幫客人按摩賺取小費

仔細看,船屋上有個孩子正在讀書,我好感動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