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

代理人


每一個行業大概都有“代理人“,代替處理主要人物不在的事務,像公務單位的“請假代理人“,或職業運動的“板凳球員“都是代理人的質。個人服務的單位就曾發生以下的趣聞。
阿美是學校的工友,從中畢業就在這所學校任職。因為年歲漸大,加上常年接聽電話,耳朵有點重聽。有一天,她接了一通電話。內容大致如下:
阿美:快樂國小你好。
對方:你們主計呢?
阿美:喔,幸福市快樂路157號。
對方:我是說主計主任在嗎?
阿美:對不起,她不在喔。
對方:那有没有代理人?
阿美:我們主計没有帶女人。
對方:為什麼没有代理人?
阿美:她從來不帶女人的。
對方:那校長呢?
阿美:校長更不會帶女人。
對方:~嘟───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聽起來有點可笑,但是她真的發生在我服務的學校。我們不會對工友阿姨有什麼苛責,可是我們知道業務都要有個代理人,才能使事情更順暢。
今天,去學校附近的食為天用餐。發現一位新來的師傅,中年人模樣,在點餐時和他聊了一下。才知道,他是餐飲業的職業代理人。也就是專門跑龍套的,那邊的餐廳臨時缺人或忙不過來,只要一通電話,他就來幫忙。
我問他:為什麼不找個正職?
他不好意思的說:目前暫時不想。
我說:這樣不會很累嗎?跑來跑去的。
他說:就是要有我們這種人,才能幫助老闆啊!
我問:薪水還好嗎?
他說:還可以啦!像我這種人要開個店也不是什麼困難的。只是不想被綁住,喜 
   歡自由自在的。
說的也是!上了年紀又有好廚藝,開個店有什麼難?我真笨!我思忖著:也許他曾經是某個大飯店的主廚也說不定。就像金庸的小說一樣,在山林田野間總是藏著武林高手。
不管是代班或代理,其實都是無可或缺的角色。歌手王傑在未成名前是替身演員,總是做些大明星不幹的事,不但危險,而且辛苦付出的光環都由別人接收,自己只能默默的在角落等待,等待下一次的演出。現在火紅的林書豪,未成名前嚐盡冷落與歧視的眼神,二度遭勇士隊及火箭隊釋出,最後雖由尼克隊簽下他。但尼克隊一開始也未重用他,甚至在他下場替補明星球員前,已打算再度將他釋出。但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,林書豪把握最後機會,一戰成名。自此,掀起林來瘋的藍球狂潮,不但救了自己,也救了教練,甚至球隊。
代理人或代班,是一個不受人重視的工作,但這個工作卻是非有不可的,這些代理人默默的替本尊扮演好角色,卻靜靜地看著別人在眼前發光發亮,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與情操,要有超強的忍耐功力。大都數人總是不甘寂寞,深怕別人没注意到自己,卻很少反省是不是比別人努力?成功的代理人總要在黑中忍受一段孤寂的黑暗,透過不斷的努力與檢討,鎂光燈終要照耀在他身上的。

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

長壽的特質

        最近看了戴斯蒙‧莫里斯(Desmond Morris)所著的“人這種動物“一書,對於戴斯蒙
“延長壽命“的研究,有一些體會,特記於下,分享好友。
        戴斯蒙認為:長壽的人大略有以下幾點共同點:
一、樂於從事規律性的活動。喜愛如散步及園藝之類的活動。他們的活動是廣泛而不是強烈的。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樂趣而不是為了去實踐一種健康的責任。
二、他個性沉穏而不失活潑。對生活懷抱熱誠,但不會有極端情緒化的表現,導致大發雷霆或驚惶失措。
三、避免哀愁,不沉緬於往日。回憶起往日的年輕、敏捷、強壯,而引起深沉的哀傷。他們專注於現在,對一日的活動充滿熱誠。
四、做事力求成功。這不是指很大的成功,目標也許十分明確,但如果成功,在他們自己眼中就是一種生命的延展。他們關注的是他們所的事,而不是他們是。以工作為榮而不是以他們自身為榮。
五、採取中庸之道。飲食均衡富於變化,避免各種極端。並喝少量的酒。
六、採取規律的生活方式。並非採取嚴格、嚴酷的控制,是指排除混亂緊張的生活方式。
七、持有樂觀態度。一直到很老仍保有幽默感。
        年輕人希望長壽,要向這些老人學習,增加一些其他人天生有的特質。但這必須用温和愉快的方式來進行。如果變成一項嚴肅的責任就弄巧成拙了。同樣弄巧成拙的是許多人用以創造完美軀體的健康時尚和飲食規律。這些極端的自我紀律方式都是由於內心深處焦慮所引起的--這些才是真正的殺手。
        綜觀戴斯蒙的研究論述,我很同意輕鬆、均衡、規律、中庸及成功的養生觀點。對照時下的養生健康觀念及作法,大概都是從醫學及商業的觀點切入的。醫生發現什麼是致癌的物質時會規勸我們避免食用或遠離,如果是單純的物質,那醫生或專家的看法就是值得我們努力的。但如果是可飲食或會接觸到的,我們就要考慮到一體兩面或陰陽、正反的問題,於是我們會想到均衡及中庸之道,所以不強求或太偏激才是健康之道。
        有一些人為了健康,會強迫自己做嚴厲的運動或嚴格的飲食控制,例如:生機飲食或純度百分百的電解水或過濾水,或者飲食中嚴格限制酸、辣等附加品,甚至滴酒不沾。這些強烈的活動,都是違反自然的,當然對身體就不一定有益了。腦內革命的作者春山茂雄,主張
:人體內會產正向及負面的嗎啡,而影響身體健康與否取決個人的正負向態度,如果態度正向,就算個人有不良嗜好或飲食,像是吸食及飲酒等,腦內嗎啡仍能維持個人的健康。所以
,如果不強迫自己做違反興趣或不想做的事,而始終保持一個規律且富有樂趣的生活,長壽的機會就會大增。
        滿足,是影響我們精神狀態的最大因素。任何一件小的成功,都能被當成是一種生命的延展,這真是一種不平凡的長壽態度。如果每一次的成功,不論大小都足以讓我們感到愉悅,我們的心情就不會陷入極度的消沉而影響我們的健康。所以,把“成功當作生命的延展“,真是一項偉大的生活哲學。在我們的生命中,時時保持滿足、輕鬆、愉快、均衡及幽默的生活方式,才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生命理想。


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

寄生蟲


有一種 蟲,叫做寄生蟲。寄生在別人身上(宿主),吸食宿主養份養活自己。寄生蟲在宿主內不斷的成長甚至繁衍成一個恐怖吸食集團,成天吃喝玩樂,從不在意宿主的苦痛。直到有一天宿主病倒、死亡,寄生蟲集團還說:「我們會變成這樣,都是他害的。因為他縱容我們吸食他!」然後才懷恨而終。
有一種植物,叫寄生植物。本質上和寄生蟲一樣,都是寄生在別人身上。只是它們更兇殘,更狡詐。它們外表光鮮、裝飾華麗,寄生在宿主的頭頂上,享受最多的陽光與讚美。卻從不曾想過被壓在低層的宿主,不但要駝著它們而且還過著暗無天日的苦日子,直到枯萎刁零而死。這些無賴在鑄成大禍後還說:「我們會變成這樣,都是他害的。因為他縱容我們吸食他!」只是,寄生植物在死前會把生命寄託於種子,沈潛等待。當時機成熟,人們早就忘了乾枯的樹影曾是翠綠的生命時,它們已悄然重生,繼續危害森林,一遍又一遍。
註:
長在樹梢的大葉桑寄生
二種不同的寄生植物同時寄生在枯死的植物

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

恆心

        常聽人說:等我下定決心,我就要如何如何!包括我自己也常常這樣說,但卻很少實踐過。我們周遭的朋友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。假如我們仔細觀察,就會發現:通常講這種話的人都缺乏堅定的信心,也没有足夠的毅力去完成隨意脫口而出的誓言。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,跟個人習慣有關。習慣總是在不知不覺中,悄悄的的形成,一但養成習慣,就很難改過,除非我們下定決心,而這決心卻又跟恆心有關。說來好笑,這有點像“繞口令“,可是事實上就是如此。
        恆心和習慣有二個共同點。一是積年累月形成,二是很難改。如果能用在正面的作用上,效果很驚人;用在反向上就很累人。例如:賭博,這是一個最糟的習慣,輕則玩物喪志,重則傾家蕩產,妻離子散。賭博剛開始的時候,是以一個競爭及娛樂的正向形象收服人心的。多數人在“不傷大雅“、“娛樂一下“的糖衣誘惑下掉入陷阱,等到發現時,為時已晚。再要下決心去改,就得跟時間賽跑了。在這個歷程中,成功的人很少。為什麼呢?因為,大多數的人無法每天重複做同一件無聊的事,直到改掉惡習。否則,就不會有那麼多煙毒犯。另一個讓我們無法改變習慣的原因是:習慣通常讓我們覺得舒服而且愉快。例如:做家事,每天做一點,家裡就會很乾淨。可是每天做一點卻讓我們很不舒服,反之則讓我們感到很愉快,  所以我們寧願躺在沙發看電視,也不願意花三分鐘擦桌子。
        難道,我們沒有辦法用恆心去改變習慣或建立習慣,甚至完成一件大事嗎?其實是可以努力的,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偉人了。例如:書法大家王羲之寫完一缸水,又如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。都足以顯示恆心的重要。我曾經參加過一個研習會,講師要求我們練習下決心
,要從生活小事做起。例如:每天舉手30次,一個月後能有幾人仍持續不輟。結果下次研討會後,竟剩下不到10個人(參加研討會人數有100多人)。講師問停下來的原因,大都數是忘了、太忙、對生活没有多大影響、麻煩....等。所以,如果我們立定決心做事,就要有“勿以事小而不為“及“與時間對抗“的心理準備,否則將被自己草率及輕忽的習慣打敗。
       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:「一件事從頭到尾徹做成功,就是大事!」如果,我們要建立好的習慣或革除壞習慣,應該從細小的日常生活做起,不管這事對我們有無直接影響,能持之以恆,日以繼夜的努力,就是成功的開始。有一個不錯的方式,就是許願。向佛許願,有個見證。或向自己許願,每天叮嚀自己實現心願。而且,許願要從最小的地方做起,像是每天笑臉迎人,不生氣。不但怡情養性又有益人際關係,實在是一舉數得。我願從今天開始,許一個「每天寫一篇短文」的心願,看看自己的恆心能值“幾時“?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2.11.2
       

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

孩子不要生太多

孩子不要生太多
從前,開車前,老婆總要說:「還沒喔!我的腳還在外面!」,我只好耐心的等她把腳縮進來才開車。
有了孩子以後,開車前,老婆會說:「看看,孩子都上車了沒?」,我會耐心等3個孩子都上車才開車。
今晚,比較忙,老婆又不在身旁。開完會就去接姐姐,然後搭同事的便車回家。車行半途,電話鈴響,才知忘了去接在補習班上課的兒子,看看手表,晚上10:25。
想起,以前老同事的故事。這老兄跟我一樣有3個小孩,每天也是東載西載的補習。有一天,接完老大,再接老么的時候。兒子還沒上機車,他老兄騎了就走,直到家都不知兒子跟在後面哭爹喊娘的奔跑著。
又想起,花東海岸公路,有一個斷崖,名為『親不知斷崖』,聽說以前阿美族的婦女,要到花蓮市,都要經過這個緊臨太平洋的小逕。這路只容一人通過,又築在半山間,險峻異常。行走時,要手扶著山壁,謹慎而行,稍有不慎,就會掉到太平洋,淪為波神。有一個母親,背著孩子過斷崖,因為太專注於險峻的路途,完全忘記背後的孩子,直至穿過斷崖才發現:孩子早已掉入大海,僅剩枕頭。
想想,我多幸運,忘了孩子,只要再回頭就好了。孩子忘了上車,讓他自己跑回來,運動一下也不錯。但小嬰孩,掉到太平洋,總是沒法叫他游回來的。所以,孩子還是別生太多,比較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