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路四段入口 |
旅遊指標 |
龍泉溪 |
紅蜻蜓 |
離開小溪,騎在林蔭道上,並不覺得,也或許是秋天了吧!没多久,看到左側的"普安堂牌樓",讓我非常的興奮!牌樓是紅簷灰柱體,非常的古典。一條石階古道延伸到座落在大樹下的牌樓。石階上長滿苔蘚,石頭圓潤平滑,可以感受到它的年代。只是,我不懂,為何平滑的石階會有苔蘚?按常理說,"滾石不生苔",常走的步道不可能長滿苔蘚的,除非是人煙稀少或是廢除的古道,否則這兩者是不可能共存的。心中雖有疑惑,但並不影響我深入古道的興緻。
普安堂古道入口的石碑 |
古意盎然的石階古道 |
荒廢的牌樓,背面長滿了雜草 |
牌樓柱子刻了捐款人姓名 |
貨櫃內散堆著雜物 |
兩棵倒下的檳榔樹阻擋了去路 |
古道盡頭的人家 |
傳統的閩南建築 |
屋頂有特殊的散熱瓦片 |
拆除的香爐無助的放在矮牆上 |
楓紅了,故人何時來? |
廢墟內的牌樓依然清晰可見 |
圍牆外長滿苔蘚的石階說明了一切 |
看完普安堂的遺跡,我心情沮喪的繼續往承天禪寺騎。沿途廟宇林立,真可用三步一小廟,十步一大廟來形容龍泉路的宮廟之多。廟宇雖多,看似以奉祀土地公為多,我不了解其中的歷史含義。但由於廟宇眾多,我也無心拍照及多做說明,只能粗略的說:這是一條朝聖者之路。
令人生畏的禁制警語 |
龍安路宮廟林立 |
不知為何廟門深鎖? |
到龍泉山寺的斜坡不容易騎上去 (為了一探究竟,第二日騎機車上去,很陡很危險) |
導覽圖上標示著許多宇的位置 |
善息寺的大廳 |
從善息寺廣場遠眺山景 |
善息寺的雙龍搶珠剪粘 |
別誤會喔!這是供奉觀音大士的地方,不是涼亭喔! |
奉祀龍王的地方(猜測,未經考查) |
這善息寺剛好位於新北市公車接駁處的上方,很容易認得。從公車接駁處往左側走,是進入承天禪寺的路途中最陡的上坡,上得坡之後,左側有一元茗茶休閒店。騎累了,可以在此休息,點一杯咖啡或茗茶,再加一碗茶油麪線,吃飽喝足,再繼續前行。其實,過了一元茗茶休閒店,再往下都是下坡了。沿途會經過桐花公園、登山步道及桐花鄉咖啡店,也可以歇歇腳。如果喜歡烹飪,店家提供許多有關烹飪的回頭書,每本才50元,可以仔細的挑選,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挑到不一樣的書。我就挑了一本精裝的歐洲世界遺產,算是對我今天沮喪心情的彌補吧!快到承天禪寺時有一個超大髪夾彎及幾乎垂直的下坡,號稱"好漢坡"!最好是下來牽車比較安全。過了這坡,左轉是承天禪寺,直行就往金城路了,抵達金城路再左轉騎到盡頭,又回到中央路了。就這樣,騎完一條不是很愉快的旅程,我心中感覺有像是走了一趟淡淡哀愁的"文化苦旅"!
廣場是接駁車轉接處 |
一元茗茶休閒館 |
從一元茗茶休閒館可以看到土城市區 |
秋天了, 綠傘點綴了漸紅的楓樹 |
桐花公園入口 |
桐花鄉咖啡書香味很濃 |
50元買到的旅遊書,賺到了! |
最危險的好漢坡,最好下車走路!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