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旱騎石門水庫


今年,又是台灣大乾旱的壞年冬!經統計,台灣約每十年就會有一次乾旱,而且隨著氣候的異常化速度及水庫淤泥的累積,乾旱的年限越來越短。石門水庫的蓄水量從原先3億頓急降為2億頓,實在令人擔心。有了這層憂心,就決定單騎前往石門水庫探勘災情。
龜裂的大地
騎上單車不到2 分鐘,迎面飄下細雨,只得折卜返。但是,抓不住心頭的野馬,還是想去石門水庫,於是捨鐵馬換開車前往。因為,没有實際騎車,又是去探勘旱災。所以,這次的旅程,我稱為"旱騎"!
從新北市出發,循著熟悉的北橫公路前進,在百吉國小左轉進入石門水庫的環湖公路,逕往石門水庫走。過了阿姆坪不遠處,看到路旁停滿車輛,心裡直覺這裡一定有景點。下車察看,原來是前往"土地公廟"的路徑!心中大土喜,立馬停車!跟著人潮探訪被淹没在水底下的土地公廟!
新地公廟牆下的告示

大樹下的土地公廟復源宮

來訪的遊客更增土地公廟的興旺



在進入土地公廟的小徑,水利署貼心的懸掛"警告標語",要遊客注意安全!但不並嚴格禁止遊客進入水源區,還算是"親民"。在庫底的小徑,有許多遊客,悠閒的走著,也有自行車友、機車騎士,好不熱鬧!雖然大家都是來關心旱情的,臉上卻都看不出憂心。反倒像是參加一場嘉年華似的!
水利署的公告

往舊土地公廟的小徑


自行車友們整裝待發
聽說,土地公廟建於日據時代的昭和4年(訪問當地簡姓農民),在民國53年興建石門水庫時遷建於水庫岸邊。新建的土地公廟,名曰"復源宮",我依"復源"二字,猜測有二層意義。一為復原土地公廟的意思;另一為復興水源地,源源不絕之意。不知是否猜對,並無可考。土地公廟不大,但能容神之地,應能應允土地公之神通廣大,所以"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",土地公還是能庇佑眾生的。新的土地公廟,廟右側有一石碑,碑上原刻有宮廟改建時捐款信徒善眾名單,因年久失修,已不復可見。可惜!
復源宮的新貌

廟旁的石碑原刻有信士捐款名單已不復可見
(石碑其實有點仿舊土地公廟建築)
舊土地公廟
土地公廟前面,是一大片的草原。如果事先不知道這片草原是水庫底,還真是一片美麗的平原。走在平原上,望著大片龜裂的土地,想像50年前,這裡還是一片農地的景象,還真有蒼海田的感慨。草原上,仍有河流侵蝕的痕跡,龜裂的大地仍然濕潤,完全没有大旱乾裂的惡地形貌,很難讓人有任何旱象的聯結。但是續往前走,呈現在眼前的是大峽谷般的河谷。水位已下降至二、三層樓高的地方了,再往河流的上游看,可以看見上游已見河底。這時才知旱象嚴重!
水庫底變成一大片草原

遠處有工程用的挖土機

孩子們快樂在草原塗鴨
水庫最深的河流,水位也下降許多
彷若大峽谷的河谷

急駛而過的小船
離開土地公廟,驅車來到石門水庫壩頂。俯看壩底,也是一陣"顫嘆"!水面離滿水位線約有十層樓高(實際為27公尺),看了真讓人為今年的用水感到憂心。看完壩頂,返回阿姆坪。看到的景象更令人錯愕!原來的碼頭已懸在岸上,河底變成濕地,成群的水鳥,悠閒的在湖底覓食。如果不是乾可見底,影響這只是濕地,不是影隌我們生活至深的水庫,這幅景象,還真美!
從大壩頂往下望的乾旱景象
阿姆坪乾涸的碼頭

阿姆坪清晰可見的岩層及河底

乾涸的河床成了水鳥最愛


英雄無用武之地
記錄完石門水庫的旱象,沿著舊路回家!途經五路財神爺廟(無極瑤池金母宮),順道去拜拜,祈求眾神保佑台灣,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。接著在北橫"豆麥私房菜用餐。是滿有特色的餐廳。其中的"養生雞湯"味甘甜美,入口舒爽,頗能分擔今日之煩憂。另外一道店家的招牌菜,名曰"狗臭屁"。料理的食材是青椒加皮蛋,真的是狗臭屁!不過,食用起來,除了皮蛋原有的臭蛋香,青椒倒是青脆爽口,很有特色!飽食之後,帶著滿足卻又有不安的心情,默默的結束今天的旱騎。
五路財神爺廟


無極瑤池金母旁的土地公廟


豆麥私房菜(右一為狗臭屁名菜)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