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從三貂嶺遠眺 |
![]() |
從九份和侯硐的三叉路出發 |
![]() |
有效疏解基隆河水量的員山子疏洪道 |
![]() |
騎到約3公里處就是鎩羽而歸 |
到了侯硐火車站,我真不敢相信我眼前所見。一片繁榮,簡直是礦坑榮景再現。所不同的是以前靠的是採煤礦,現在靠的卻是貓!有關於貓村的故事聽說是這樣的。不知在何時有一隻流浪貓到村子裡,某個村民覺得貓很可憐就定期餵牠,其他村民也起而效猶,於是越來越多的野貓跑到村子裡來,村民們非但不趕牠們走,反而越養越多,最後竟成了貓村。我猜一定是"貓的報恩“,要不然就是徐志摩先生的“數大便是美“,意外的讓這個被遺忘的礦村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。整個村落的感覺,就像發現新礦脈般,那樣的教人興奮。
![]() |
侯硐火車站的貓造形裝飾 |
![]() |
礦工博物館的貓臉公共造景 |
![]() |
通往貓村的鐵路天橋,都以貓造形裝飾 |
![]() |
天橋上熟睡的貓 |
![]() |
班班客滿的台鐵平溪支線(此車是普悠瑪號) |
在小吃店內,我點了招牌陽春麵。原以為就是豆芽、韮菜、蔥花加麵條。想不到送上的卻是,有大塊豬肉、粉肝、黑輪...等的麵食。看了之後,我幻化成一個飢饞的礦工,在辛苦了一天之後,終於爬出暗黑的礦坑,為的只是這碗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的麵。頓時,這麵充滿人生的味道,咀嚼起來更有滋味。於是我明白這"陽春麵為什麼不陽春"了!
![]() |
一點都不陽春的招牌陽春麵 |
鐵道旁規劃了自行車道,自行車道的另一旁是基隆河。自行車就在河道與䥫道間騎著,感覺像是在經歷一場自然與科學的衝突或平衡的拉拒戰。望著四周青翠的山巒及陰霾的天空,順著鐵道彎延前進,在夾雜著汽笛與吵雜的人聲中,彷彿進入時光隧道,來到拓荒者的世界。接著,騎過橫跨河岸的橋,鐵道與基隆河轉為同側,依傍在我們身邊的是三貂嶺的山腳。騎到盡頭,右邊出現自行車迴轉的路標,左側則為通往侯牡公路的產業道路。我們衡量一下體力,還是決定勇敢的向前行。一進入產業道路,三貂嶺彎曲又陡峻的山路就豪不客氣的一彎一彎的出現,活像是行船在大海上,遇到一波波的巨浪,行過一個浪頭又是一個浪頭。這時,心中想的只是何時能夠風平浪靜?好不容易爬到可以俯瞰整個山谷及聚落的高點,以為已經是到頂了。誰知,過了這彎路又是一個大爬坡,感覺永無止境的彎坡總隱藏在山的後頭。我們只能屈服在山的威嚴下,但毅力跟勇氣卻絲毫未減。二人互相鼓勵,彼此打氣,就算牽著車也要爬到山頂,憑著這股力量,終於到達侯牡公路。
![]() |
被河水侵蝕成特殊景觀的岩石 |
![]() |
兩邊的岩壁頗有出塞的感覺 |
![]() |
往前看往後看都有點吃力 |
![]() |
從三貂嶺高處往下眺望山下聚落 |
![]() |
三貂嶺最高點 |
![]() |
快樂的行程要有好友相伴 |
![]() |
謝謝阿寶 |